医院空间营造的原则有哪些

日期: 2025-01-20 15:42:24

医院空间营造的原则有哪些



医院空间的营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涉及面积大、区域多、细节繁琐,想要达到设想中的效果可不容易。嘉尧设计总结了五项原则,在其基础上进行策划设计,相信能事半功倍,取得成效。

一、功能性原则

1.诊疗流程优化:医院空间布局要以患者的诊疗流程为依据进行设计。例如,在门诊区域,挂号处、候诊区、诊室、检查科室(如 X 光室、超声室等)、缴费处和药房的位置应合理安排,形成一个高效便捷的诊疗流线。患者完成挂号后,能够方便地到达候诊区等待就诊,就诊后可以顺利地前往检查科室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再回到诊室或直接去缴费、取药,避免患者和家属在医院内来回奔波,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体力消耗。

2.科室关联便利:考虑科室之间的关联性,将相关科室设置在相邻位置。比如,外科手术室与术后监护病房(ICU)、外科病房紧密相连,方便手术后患者的转运和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对于一些需要多科室会诊的复杂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可能涉及心内科、心外科、血管外科等科室,这些科室之间的便捷沟通路径能够提高会诊效率。

3.特殊科室独立与便捷兼顾:对于一些特殊科室,如传染病科、放射科等,一方面要保证其相对独立,防止交叉感染或辐射影响其他区域。传染病科要有独立的出入口、通风系统和污染处理设施;放射科的机房要进行严格的辐射防护设计。另一方面,这些科室又要方便患者到达,在医院的引导标识系统中要清晰地标注其位置,并且与主要诊疗区域有合理的通道连接。


1714043204370239.jpg


二、人性化原则

1.患者体验至上: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在候诊区设置足够数量且舒适的座椅,提供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可以配备一些便民设施,如饮水机、自助售卖机(提供食品、饮料等)、手机充电设施等,方便患者和家属在等待过程中使用。同时,在医院的室内装修风格上,尽量选择柔和的色彩,如淡蓝色、米黄色等,避免使用过于刺眼或冰冷的颜色,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2.关注特殊群体需求:充分考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医院的通道要足够宽,便于轮椅通行,并且在楼梯、电梯等位置设置无障碍扶手。对于儿童患者,在儿科区域可以采用富有童趣的装修风格,如绘制卡通图案的墙壁、摆放儿童玩具等,降低儿童对医院的恐惧心理。老年人视力和听力可能有所下降,在标识设计上要使用较大的字体和鲜明的颜色,同时可以配备语音提示系统。

3.医护人员工作环境优化: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例如,在病房护士站的设计上,要保证护士能够方便地观察到各个病房的情况,同时内部的物品摆放要合理有序,方便护士取用医疗用品。医生的办公室要相对安静,提供舒适的办公桌椅和良好的照明,便于医生查阅病历、撰写诊疗方案等工作。


1689128568366908.jpg


三、安全性原则

1.物理安全保障:医院建筑结构要稳固,能够承受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的侵袭。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符合安全标准,如防滑地砖的使用,防止患者和医护人员滑倒摔伤。病房的窗户要有限位装置,防止意外坠楼事件。同时,对于医院内的各种设施,如病床、治疗设备等,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2.医疗安全防护:严格控制医院内的感染风险。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ICU)等无菌要求高的区域,要采用先进的空气净化技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医院的清洁消毒工作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不同区域的清洁用品要严格区分,防止交叉污染。在药品管理方面,要有严格的药品储存和发放制度,防止药品变质、误用等情况发生。

3.信息安全维护:在信息化时代,医院存储了大量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疗数据。要加强医院的信息安全系统建设,通过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手段,防止患者信息泄露。网络安全防护措施要到位,避免医院信息系统受到黑客攻击,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


1689128570600777.jpg


四、灵活性原则

1.适应医疗技术发展: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不断涌现。医院空间要能够灵活地适应这些变化。例如,在病房设计时,要预留一定的空间,方便日后安装新的医疗监测设备。检查科室的布局要考虑到新型检查设备的引进,能够方便地进行设备更新和布局调整。

2.应对医疗需求变化:医疗需求的变化可能包括患者数量的增减、疾病谱的改变等。医院的空间要能够根据这些变化进行调整。如果某一地区某种疾病的发病率突然上升,医院可以灵活地将部分空间改造为专门治疗该疾病的病房或诊疗区域。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传染病疫情,医院能够快速地将一些普通病房改造成传染病病房,或者开辟专门的隔离区域。


1714043275696105.jpg


五、美观性原则

1.建筑外观协调:医院的建筑外观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融入当地的城市风貌和文化氛围。如果医院位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风格可以适当采用传统建筑元素,与周边的古建筑相得益彰。同时,建筑外观的设计也要体现医疗建筑的特点,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

2.内部空间美化:在医院内部,通过绿化、艺术品展示等方式美化空间。在大厅、走廊等公共区域摆放绿植,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展示一些与医学、健康、人文关怀等主题相关的艺术品,如雕塑、绘画等,提升医院的文化氛围,缓解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


1737166585803771.jpg